眷村文化館這路標常看到,可是不知在那?
有天假日跟老公回家的路上,又看到了這個路標,
老公說:我們這裡也有個眷村文化館,在那?
我也不大清楚,於是我們就沿著路標的方向找,
車子往小巷裡行駛,到了國宅,
但我們還是一邊開一邊質疑,難道是路標指錯了嗎?
老公說:我們會不會開錯了,這裡是國宅,
算了,先下車看看,没錯,這個眷村文化館真的藏身在國宅裡,
老公探頭看,還以為是辦公室,原本要回去了,
結果,老公進去問,才知道原來展示在辦公室的後面,現塲還有講解人員.
設立在台南市永康區成功里精忠新城文康室內的南瀛眷村文化館,
於2010年成立,內部展示多項眷村珍貴文物,
館內文物多半皆由眷村居民提供,每項文物背後都有其歷史與當時戰爭悲歡離合的故事
包含南瀛眷村生活、衣食、育樂等文化,早年眷村家具擺設、
廚具或空襲警報器、軍旅服飾等,希望透過這次巡迴展,
讓民眾對眷村文化能有更深入的認識。
但更希望能吸引更多民眾前來領略眷村文化的獨特。
永康眷村文化展內容包括軍服、鞋襪、手搖警報器、勳章、
錢幣、通訊器材、草鞋、眷村楷模榮譽狀、任官令、佩刀、伴唱機、
煤炭爐、收音機、電唱機、電 風扇等,還有老兵自大陸攜帶來台的老皮箱、
手搖電話、行軍床等,見證當年眷村居民走過的歲月,也吸引不少民眾觀賞,
勾起大家不少回憶.(老公就是其中一位)
早年國家的特殊歷史背景形成獨特的眷村文化,隨著老舊眷村改建、拆遷,
這些特有的眷村文物逐漸遺失.
現在就帶領參著大家走入早年眷村生活的時光隧道.
黑色唱片機
大家最熟悉的大同寶寶
手搖式電話
現場還有勳章,但忘了拍,這些勳章 來自無數出生入死的戰役,
為國捐驅已成為他們畢生的座右銘
這是當時的愛國彩卷
解說員最後把門關起來說:來這裡參觀的人要回去都會在這裡拍照留念
門上的門聯如果不說,還真不知它有如此的用意,這代表著十個眷村
"復興,中華,富國,建國,光復,神洲,中興 ,復華,勝利,成功"
為了保留眷村文化,永康四分子,也就是門聯上的十個里(眷村),
眷村文化是台灣特有的文化,
雖然眷村陸續改建但這些曾陪伴大家走過的歲月不該被遺忘,
眷村文化展正是讓更多人認識當年的眷村生活...希望透過將在地的情感留存,
保留眷村的歷史、眷村的生活、眷村的記憶、眷村的故事…。
記得之前到左營也有眷村文化館,問了解說員才知道,
原來左營--眷村文化館是公家的,裡面展示的大部份都是海軍.
南瀛眷村文化館 則是由眷村裡的伯伯提供的,
算是私人的,剛開始根本没有人知道這個地方,
推這來也很辛苦,後來,公所在附近的路口放了路標,
才慢慢有人知道這裡,也希望大家有空來台南,
不防來這裡走走,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推廣
這裡還有很多展品在文物館內,抽空看一下,值得把它回藏在我們的回憶裡。
他們文宣裡有段:
耆老訪談:一甲子的思念
有一種傷痛隨著時間越加心痛,午夜夢迴暗自哭泣那就是鄉愁
老鄉回老家,
老家已不是老家,
老鄉想著...家在哪?
一張地圖...
是家鄉記憶....
是戰爭回憶...
更是歷史要人們記得的教訓
看完這段真的好令人心酸,公公也是跟著部隊來台灣,
自己跟部隊來台灣前在老家已有妻小,
雖我没見過公公,如果我公公還在的話,這一甲子的思念
對公公來說真的感觸良多.
參觀完了眷村文化館,記得向館內人員拿張:眷村嬉遊記 美食導覽地圖
品嚐一下眷村媽媽的好手藝
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58巷70號
電話:06-3133500/3133470